表演
杜焕 x 陈庭章 光前裕后 瑞兽巡游音乐表演
莲花宫公园
大坑莲花宫是一座法定古蹟,建于同治二年(1863),主要奉祀观音菩萨,曾是大坑居民主要的祭祀场所,现今仍与舞火龙仪式关系密切。
莲花宫的建筑风格独特。前殿建在平台上,由石柱支撑,而正殿则建在一块巨石上,不过这块巨石现在被外墙遮蔽,只能在庙内看到部分。传说观音菩萨曾在这块巨石上显圣,为了纪念这个奇蹟,村民于是立庙奉祀。
莲花宫原本位于面海的山坡下,当遇到大潮,潮水便会涌到庙下,使莲花宫彷彿置身于水中的莲花。然而,随着填海工程不断,潮水已退,莲花宫现在已经被周围的建筑物所环绕。
莲花宫各处可见传统的中式工艺,例如屋顶主嵴上的石湾陶塑装饰、木雕彩门、石雕祭台和铜钟等。同时,莲花宫的设计也融合了西式建筑的元素。庙的正面设有小阳台和女儿墙,而庙门则开在左右两侧,有别与一般中式庙宇中央设门。
虎豹别墅建于1935年,为已故着名华侨商人胡文虎("万金油大王")的故居。
别墅採用中式文艺復兴或折衷主义的建筑风格,可见西式建筑的结构及佈局如门廊、窗台、壁炉,亦可见传统中式装饰如主楼的中式飞檐、月门、房嵴上的"鸱吻"。此外,更有来自意大利的彩绘玻璃窗、缅甸风雕刻,体现多种文化。
除了主楼、私人花园、工人宿舍外,毗邻的万金油花园亦为胡文虎拥有。昔日华人可进入的公共休闲设施有限,胡文虎慷慨开放万金油花园予公众游览,因而成为热门景点。园内的人物及场景雕塑生动地讲述了佛教、道教和儒家的教义,其中最着名的景点是描绘了十八层地狱场景的大型墙壁雕塑,以宣扬因果报应的观念,导人向善。
作为吸引中外旅客的景点,公共开放空间允许当地小贩摆卖饮料、点心和纪念品(当然也少不了虎标万金油)。一些小贩摊位设置在花园、别墅和虎塔旁边。尽管80年代末花园已停止开放,但虎塔仍在週末和公众假期对游客开放。
时至今天,万金油花园部分已经被拆卸并重建成住宅,只有别墅得以保存下来,曾为活化项目,现时则可透过古物古蹟办事处预约参与导赏服务。
在二十世纪初,圣公会香港教区在铜锣湾为孤苦无依的妇女成立了晏氏栖留院。教会在大坑购地兴建了一座小礼拜堂,供这些妇女和附近的教友祈祷聚会。因此,这座小礼拜堂被命名为圣马利亚堂。
到了1930年代,圣公会决定进一步扩建堂舍,适逢教会本色化运动的兴起,教堂以西式现代建筑技术兴建,设计佈局、装饰等糅合中国古典建筑元素,与虎豹别墅同属中式文艺復兴建筑风格。
除宗教服务外,教堂经常举办艺术活动供教友和公众参与,教会亦在圣诞时招待附近的露宿者和街童。圣马利亚堂亦热心推动区内教育,在战后创办幼稚园、小学和中学。
圣马利亚堂在大坑社区紥根超过一百年,见证了社区的变迁和发展。2019年更被列爲一级歷史建筑物。
大坑福德古庙建立年份不详,庙内主要供奉的是土地的守护神,也就是我们常称之为"土地公"的神明。土地祭坛常设于村口、路旁、树下等位置,在各种庙宇、公司,甚至是家中,我们都可以见到"土地公"的踪影。
相传二战期间,日军从港岛的东面登陆,一路沿着海岸向西推进,并在大坑设置机枪进行扫射。当时大坑的居民便在福德古庙旁边的小坑中躲避。
基督君王小堂俗称圣保禄修院,属一级歷史建筑,由天主教法国沙尔德圣保禄女修会建立。建筑前身为怡和棉织漂染厂,1914年被女修会购入,并先后兴建了修院、医院、孤儿院、学校等,为铜锣湾和大坑的居民提供服务。
小堂具古典復兴建筑风格,外围可见科林斯柱式,正面的三角楣饰上有一尊手托地球的基督君王像,象徵着对世界的关爱;檐壁下面刻有拉丁语句:"REGEM REGUM VENITE ADOREMUS",意思是"让我们朝拜王中之王"。
建筑平面呈拉丁十字形,中央交叉点组成穹顶,可容纳千人,主祭坛由义大利云石制成,正面刻有法国艺术家雕刻的《最后的晚餐》浮雕,周围有彩色玻璃窗装饰。这些特色展现了经典的西方建筑和艺术风格。
早年毕拿山及渣甸山一带的溪流向北,途经今虎豹别墅、浣纱街一带,再流入铜锣湾的海湾中,大坑因此大水坑而得名。
居民在河道附近洗衣,建造盛水缸、"番衣凼"小水池等,亦会在水中嬉戏。据说上游(即现今浣纱街)水流湍急、凼水深,曾经发生过戏水溺毙的悲剧;为了超度亡魂,居民便竖立了一块刻有"南无阿弥陀佛"的石碑。
大部份水坑于1960年代转为暗渠,蓄水池亦被填平。最后的明渠在2011年覆盖并明渠开闢为"火龙径"。
铜锣湾天后庙为法定古蹟,确实的建庙年份已难以考证。根据70年代许舒博士的研究,建造天后庙的戴氏家族是客家人,最初居住在九龙蒲岗,经常渡海到铜锣湾岸边割草。后来,他们在附近发现一枚香炉状的红色石头(一说是天后神像),于是集资修建庙宇。
天后庙是一座两进式建筑,两侧有偏殿,正殿供奉天后、包公和财神。前方的屋嵴装饰以双龙戏珠为题,两端可见博古和鰲鱼。后进的屋嵴为石湾陶塑,展现中国传统戏曲的人物及场景。庙内的装饰和对联更罕有地运用了剪瓷工艺制作。此外,庙内许多石制用具和建筑部件,如香炉、长桌等,皆由福建的石匠制作,是福州社团"三山馨社"在20世纪初所捐赠。尽管这些福建商人并不常驻大坑,但他们会定期参拜天后庙。
世界红卍字会创始于中国山东,奉行五教(儒、释、道、耶、回)合一的理念。
香港红卍字会于1930年代成立,最初的会址位于中环,后来迁至大坑。大楼为中式文艺復兴或折衷主义风格建筑,集西方的建筑方法、结构及中式的传统装饰于一身。大楼共有三层。地下楼层用作诊症室和办公室,二楼是会议室和奉祀同修祖先以及归道同修的祀灵室,三楼供奉至圣先天老祖和五教教主,顶楼则建有一个小亭子。
除了宗教活动外,红卍字会也致力于大量的慈善工作。自成立以来,他们一直提供医疗和药物救助,并持续至今。在战后初期,由于经费需求庞大,他们需要筹集资金,因此在1940年代末和1950年代初,在大坑的会址举办了物品贩卖会,并得到了社会上许多人士的支持,其中包括周寿臣。
香港圣约翰救伤队成立于1916年,初期并没有设立正式的办公室。直至1933年获商人周文治慷慨捐助,并得到政府拨出大坑山坡地,遂兴建了一座具古典及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的大楼。救护车则由着名商人胡文虎、胡文豹捐赠。1935年5月9日,总部大楼由港督贝璐爵士(Sir William Peel)主持揭幕,为纪念周文治的父亲周雨亭,以"周雨亭楼"为名。该建筑为当时区内最高的建筑物之一。
大楼的最底层是长官和队员的会所,二楼为大堂,并设有半圆形的正门。1949年在大堂中央安放了一块纪念战时殉职队员的碑石。阁楼用作办公室,顶层则用于教授课程。
1958年,圣约翰救伤队新总部在麦当劳道2号落成,而此大楼则改为圣约翰救伤队香港分区总部,并于1997年改为港岛区总部。2011年,圣约翰救伤队港岛区总部被评为二级歷史建筑。
书馆街 12 号原为晚清时期的建筑"孔圣义学",由大坑居民捐献建造,是一所由着名华人社区领袖刘铸伯所领导的"香港孔圣会"举办的免费学校。
校舍在日治时期不幸遭到严重破坏。战后,该校得到区内居民的捐助重建。两次捐献的善长名单都刻在建筑地面层主房间墙上的石碑上。
这些年来,书馆街12号一直用于教学用途。1984年至1999年,学校改为孔圣会维多利亚英文小学,并于2007年至2010年间被用作东区文艺协进会东区儿童合唱团的办公室。而现在则成为活化歷史建筑计划中的"大坑火龙文化馆",介绍大坑舞火龙的歷史及大坑客家村的演变。
大楼为现代式建筑,立方状,外墙呈白色,有平屋顶、铁窗、装饰用的铁花栏杆,建筑内部设计简朴,切合现代主义着重实用性的风格。
在中日战争初期,日军佔领了华南各地,许多难民逃到香港,暂居大坑。由于各种人物混杂其中,大坑地区治安恶化。为了应对混乱的局势,居民们自发组成了一支名为"自卫团"的组织,他们派员每天守卫大坑的要道。自卫队员皆是志愿者,每月只收取一点点的茶水费用,经费则来自社区筹集和区内富商的捐助。
二战后,由于警力不足,大坑地区的居民屡次遭受劫窃等犯罪行为的困扰。因此,居民向英国军政府申请重新组织"自卫团",并雇用武装人员巡逻以维持治安。为了更好地统筹自卫团等地区事务,居民决定成立一个合法的社团,即"大坑坊众福利会"。福利会不仅负责组织自卫团,还在大坑地区发生火灾、风灾、水灾等灾害时进行救援工作。此外,坊众会还负责筹建大坑李陞小学及举办不同社区活动。当中不得不提的便是中秋节举办的舞火龙活动,大坑居民会在坊众会共同制作火龙及排练。坊众会会址内亦摆放了练习用的龙头、舞火龙的歷史相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匾等。
香港早期的欧籍精英阶层以社交、运动俱乐部与会所象徵社会地位及声望,华人被拒之门外。部份富有的华商便仿傚西方上流人仕的会所,自行设立华人的"绅士俱乐部"。
1910年,何启爵士筹建香港中华游乐会(简称中游会),1912年向政府申请拨地,并在同年三月完成兴建,由时任港督卢嘉爵士主持开幕典礼。
中游会曾经歷两次大型重建。一是战后的重建及修葺工程,另一次是1978年的扩建工程,加添了停车场、儿童游戏室、康乐大堂等设施。经歷110多年,中游会仍保留了自建会以来便种植的细叶榕,公众可透过半月形外墙一窥这百年老树。
皇仁书院内的童军室约建于1898年,现已被列为二级歷史建筑,原为皇后运动场的更衣室。
因校舍旧址缺乏运动场地,皇仁学生曾在皇后运动场进行康体活动。为方便学生更衣歇息,政府兴建了该更衣室。1950 年,皇仁书院搬到前身为皇后运动场的铜锣湾高士威道现址,更衣室亦成为校舍的一部分。建筑用途几经转变,现为皇仁童军活动室,存放奖杯、扎作材料、露营装备等。据说童军准备户外烹饪活动时,都会到大坑的排档购买食材。
童军室主体由红砖砌成,镶有玻璃的圆拱门窗和双筒双瓦的金字顶都可见中西工艺合璧之美。长廊以水泥地砖铺设成格子状,经歷百年依然完好。
※ 童军室位于校舍范围内,未能开放予公众参观,敬请留意。到火龙径从外围也可以欣赏到局部建筑特色。
大坑第二巷4号(现为THE SHOPHOUSE)是一幢被列为三级歷史建筑的战前唐楼。建筑外墙採用了"上海批盪"工艺,这种工艺使用混合碎石和水泥,使建筑物看起来像是由石材建成的。"上海批盪"并非源自上海,常见于1920至1930年代的建筑,融合了西方技术和东方特色。室内装修也展现了1930年代的特色,保留了当时流行的彩色英泥地砖和水磨石地砖,天花板上还有装饰性的花线。
这栋建筑经歷多次转手,曾经被用作住宅、车房和美容店等。2020年,艺术空间THE SHOPHOUSE进驻此地,将被涂上粉红色油漆的外墙还原,展现了"上海批盪"的原貌。室内空间也尽量还原到当时的风貌,并定期举办各种展览,展示来自各地艺术家的作品。此外,他们还开设了一家零售概念店Otherthings,提供不同的艺术品供人选购。
战后香港人口急增,政府发出大量大排档牌照,以满足基层市民的就业和饮食需要。大坑拥有众多街边大排档,它们守望大坑至今,每个都别具特色,如创立于1950年代的炳记茶档。
炳记茶档属家族经营,屹立在大坑施弼街近70年,早期主要供应奶茶、多士、崩沙等中式糕点,其后才扩充菜单,加入各种排列组合的即食面、咖啡等食品。
茶档位于区内两座唐楼之间,档顶呈金字形,之上增建铁皮顶盖;档身则主要使用了绿色铁皮,又在外搭建了支架和雨篷,灵活运用空间。
除建筑外,茶档使用的器具也颇具年代特色,不论是沖泡奶茶的传统茶袋、不銹钢水壶、大水煲等;还是摺枱、胶凳、炉头等简易设备,都保留着传统风味。
在1940至60年代为浣纱街最兴盛的时期,拥有近100个摊贩,售卖各种瓜菜、咸杂、洋杂和生果等商品。然而到了1970年代,政府以固定小贩档逐渐取缔流动小贩,其中有些被迫迁至室内街市营业。浣纱街一度仅存约8个档位,贩售蔬果、五金、香烛制品等。
居民忆述许多街坊会在上班或上学前,都会光顾粥品档或茶档,享用粥和油条,或是喝上一杯香滑奶茶。还有一些摊贩专卖牛杂和平价版的瑞士糖"发达糖"。此外,还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摊档市集,如鱼档、海味档、菜档、猪肉档、牛肉档、鸡鸭档等等,种类繁多。附近的皇仁书院童军队伍在准备户外煮食活动时,也会到街市购买新鲜的蔬菜。
近年,政府首次大量发放小贩牌照,大坑迎来不少新档口,带来酱料、布艺手作、书本等,延续大坑排档的故事。
新村街30-31号是大坑街巷最古旧的建筑之一,可追溯至1894年的土地纪录,曾是客家籍聚居的"大坑村"(坊间又称"大坑老围")的一部分。
建筑属典型的中式村屋结构,楼高一层,外墙由不规则花岗石块筑砌而成,墙身抹灰涂漆,顶部为客家式人字瓦顶,正面可见中式村屋常见的花岗石门框。
时至今日,建筑由客家籍村民的居所改建为商铺,但仍是大坑区内仅存的中式村屋建筑之一,于2021年被评为三级歷史建筑,印证了百多年前居民生活的面貌。
这幢唐楼楼高3层,外墙为"上海批盪",现在成为一家名为Allure Customised Hair的髮廊,于2010年代开业。一楼是修髮区域,二楼是店主的私人音乐厅,摆放着他的唱片收藏,而三楼则作为住所。
它的独特之处是内部没有固定的间隔,而是开放给居民自行划分。墙身保留了原有的麻石材质,并且运用红砖对损坏的位置或以前的门窗进行修补(由于两侧已经建造了新的楼房,这些门窗已经不再使用)。
店主对音乐情有独钟,经常举办小型音乐会,与朋友分享音乐,因此成为音乐人的聚会场所,也成为大坑街坊的热门去处。圣诞节期间,他还会邀请合唱团在店内唱圣诗,向大坑街坊带来节日的喜悦。店内外的装潢都按照店主对復古风格的喜好进行设计,使其成为大坑区内受欢迎的地点之一。
新村街16号据说由战前唐楼翻新而成,建筑楼高两层,二楼建有几呎阔的小骑楼,保留了原来的古旧木门,门钉、门环等都记载着岁月的痕迹。
现在这座建筑已经转变为一家名为SonneCAD的咖啡店,主要提供手沖咖啡和冷泡咖啡,同时也贩售各地烘焙的咖啡豆。
在1960年代末,大坑附近还存在着一个木屋区(励德邨附近的山林中仍有一些木屋区的遗迹),然而这些木屋区经常遭受火灾、水灾等问题。政府决心整顿这个地区的治安和卫生环境,于是在山坡上清拆了木屋区,并兴建了公共住宅励德邨,以供附近的村民迁入。
励德邨以被誉爲"公屋之父"的邬励德(Michael Wright)命名。屋邨在1975年至1976年期间陆续落成,总共提供了2,600多个单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特色是邨内的励洁楼和德全楼,它们採用了当时新颖且独特的圆筒形设计。大楼的中央设有圆形大天井,加强了空间的空气流通和自然採光。励德邨的规划旨在打造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区,邨内设有商店、银行、诊所、幼稚园等设施,设备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