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艺游:大步川流"新闻稿

2025年4月10日

香港艺术发展局呈献     全新艺游路线今日隆重登场
"城中艺游":大步川流
从河到海 艺游大埔

 

2025年4月10日至5月5日

 

唤醒五感,踏上林村河至吐露港的艺文漂流之旅
期间限定心理测验助你发掘旅游类型人格,安排一趟专属艺游旅程

【香港,2025年4月10日】走过大坑小城,细味过元朗故事,由香港艺术发展局(艺发局)主办的"城中艺游"计划今日隆重推出全新艺游路线"大步川流",于2025年4月10日至5月5日期间为香港市民及旅客带来一趟徜徉大埔林村河与吐露港之间的艺文旅程,各项活动即日开始接受公众报名。

 

"大步川流"由"艺术到家"策划,四位艺术家何远良、何燕儿、姚俊桦以及陈庭分别透过不同媒介探索大埔的故事,创作出四组"期间限定"作品于大埔艺术中心及广福桥展示。四位艺术家并会联同多个合作伙伴举办一系列的艺游体验活动,邀请大家走入大埔,探索这片川流之地。


唤醒五感   艺探大埔

 

自大帽山群峦开始,小溪匯聚成林村河,不分昼夜地流经树林,滋养花鸟虫鱼。蜿蜒10公里的林村河在下游流到古称"大步"的地方,年月过去,"大步"易名为"大埔"。林村河的面貌即使经歷几番变改,仍是大埔区内一抹独特的日常风景,滋养着区内的生态系统之余,更塑造出一种大埔独特的生活模式。林村河不仅是一抹流动的河流风景,更是一本水气氤氲的社区志,将我们的生活与自然紧密相繫。

 

香港艺术发展局副主席杨伟诚教授在今日的开幕礼上说,大埔是一个人文情怀浓厚并充满生命力的社区。"大步川流"希望透过本港艺术家的在地创作,让香港巿民和游客可以用崭新的视角去认识大埔社区,亲身走入大埔感受这里自然与文化的联繫。

 

"大步川流"的四组艺术作品将社区脉络与生态环境结合,邀请大家打开感官,探索大埔的独特性。何远良的装置《珊瑚走上岸》以吐露港珊瑚为主题,将色彩鲜艳的充气珊瑚带入大埔艺术中心,重现吐露港水底的生命力和美丽。何燕儿的社区小志《跟住老友大步走》从六位老街坊的个人成长故事出发,带领大众探索该区独特的歷史轨迹。姚俊桦的陶艺作品《寂静的风水林》将守护村落的风水林带入大埔社区,唤醒街坊对于昔日与自然紧密依存的情怀。陈庭的声影装置《白日梦观鸟屋》以林村的生活体验为主题,带出万物有灵的省思。

 

期间限定活动   与大埔再相遇

 

除了四组艺术品外,艺术家更与大埔交通、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珊瑚学院、香港户外生态教育协会、香港观鸟会及Locobike等不同伙伴合作,带来一系列延伸活动,包括艺术工作坊、剧场、生态艺术导赏团、口述歷史导赏团、单车导赏团等。参加者除了可以在是次计划的"基地"大埔艺术中心参与活动外,更可以到访寨乪一带河溪、林村、大埔市中心各处(包括梅树坑、广福桥、鹭鸟林、大埔海滨公园)等地,亲身体验大埔的人文风情与生态环境。

 

计划亦推出"你是哪种'旅型人'?"心理测验(连结:shorturl.at/bP6vB),邀请大家发掘自己的旅游类型人格,安排一趟专属艺游旅程。完成测验后在社交媒体分享测试结果,更可换领限量纪念品,将大埔的美好带回家。

 

"大步川流"第一轮活动(2025年4月10日至21日的活动)现已接受报名,第二轮活动(2025年4月22日至5月5日的活动)亦将于2025年4月16日开放予公众报名参加。名额有限,报名从速(登记连结:popticket.hk/event/flow-with-tai-po)。

 

诚邀你一起从艺术出发,大步走近一条与我们同唿同吸的记忆之河——林村河,再探大埔。

 

按"下载PDF"观看全文。

上一页
"大步川流"小册子
"大步川流"小册子
下一页
"大步川流"制作花絮
"大步川流"制作花絮

为了让您有最佳的浏览经验,本网站使用了cookies小型文字档案。这些档案可能来自Google Analytics和Facebook。您浏览本网站,表示您同意使用这些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