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刊
坚持香港制造 百年酱园传人黎定显
一八九八年立足香港的品珍酱园,是本地歷史最悠久的老字号酱园之一。尽管内地、东南亚成本都比香港便宜,而且手持古法秘方,又深明天然生晒的窍妙,天大地大随处都可以晒酱油,但黎家一直然坚持在港设厂生产,因为香港这片土地是他们的根,即使传到第四代的黎定显,还是秉持初心留在这里,坚持"香港制造"。
从清朝起家,经歷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又遇过市区重建计划,品珍酱园依然屹立不摇,其古法纯酿工艺一直沿用至今。这"香港制造"甚至已遍布至全球,黎定显形容,澳洲、英国、加拿大、韩国、日本及新加坡的人,都可尝到这酱油的"人情味"。
"只要一天能在香港做,都不想搬去其他地方,有伙计先会有今日,一搬就会失去他们。对我来说,他们是我的命根,我不是一个需要大富大贵的人,我重视的是人,一个都不能少,家要齐,那便没甚么是做不到的。"
已有多年歷史的"品珍"招牌,现摆放于办公室内。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开门七件事,也是人世间生活的必然事。黎仁山,一八九八年晚清时,先在中环租庇利街售卖豉油,后来干脆自制。品珍首间厂房位于九龙城,上世纪三十年代兴建,捱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仍屹立不倒,后来因市区重建计划,一九六一年搬迁到元朗洪水桥现址,至今经歷了四代人,十万呎的厂房,没有卖掉,还是继续生产香港酱油。
一九六一年拍下的品珍酱园黑白照。
香港弹丸之地,地贵人多,很久很久以前,不少酱园厂已敌不过疯狂的地价,老早把制品厂迁移内地发展,但品珍却一直坚守元朗,至今已传到第四代的黎定显。他说,酱油厂曾是他吃喝玩乐的胜地,童年回忆都在这里,"通常爸爸工作时,我们三兄弟姊妹只要放假就在写字楼嬉戏。"
品珍酱油厂一直扎根在香港,厂房现时约十万呎。
祖传秘方就是人情味
酱油厂内有个很长的冷却槽,用作冷却一些罐头产品,"有一天,爸爸叫我们带泳衣来,在冷却槽放了一大缸水,让我们进去玩水游泳。我记得那个槽有点锋利,鎅损了脚。"黎定显特别爱吃厂内的饭,"有一个厨师负责煮饭,大家会在写字楼开一张枱一起用膳,总觉得这里的饭比较好吃,围在一起用膳的日子,是我人生的一部分,大家有倾有讲,这是否叫人情味?"
原来酱油厂的祖传秘方就是"人情味"。黎定显的父亲正是个很有人情味的人,"一个已退休的老伙计无依无靠,爸爸帮他寻找居所度过下半生。其后他因喝酒以致失去自理能力,被社工带到老人院,但他不时偷偷出走来厂房。"黎定显在厂房发现了他,同事又哄又劝,老人家才愿意回老人院。黎定显明白,老伙计记忆最深的,就是在厂房的日子,所以对他三番四次的"回归",早已见惯不怪。
又有另一位伙计在病榻中,见少爷仔来探病,第一时间劝少爷回公司,"他反过来在病床叮嘱我,叫我不用理会麻烦事,还说公司的杂务,待他出院返工便会处理。我知道他一生心繫酱园,后来离世剩下一女儿,我们决定为他处理身后事,他为公司奉献了大半世人,他已经是我们家人一样。"
虽然父亲没有要求,但黎定显从小便理所当然地在酱油厂打暑期工,甚至接棒打理酱园。"爸爸叫我读一些跟公司没关系的学科,令自己有门手艺,万一公司'唔掂',也可在外找工作。"黎定显大学选修资讯科技课程,但毕业后心无异志,就是想回酱园继续协助打理生意,最初做一些与电脑相关的工作,之后再接触出口部,及后亦到各个部门上任,至今已投身二十三年。
他在父亲患病期间开始接管酱油厂,"爸爸有很多战友、同事、朋友帮我,所以那段时间我可以很安心地去学习如何打理这盘生意,让我跌跌碰碰,跌低了再起来,栽培我至今可以打理整间公司。"
黎定显与父亲于展览内跟自家品牌的产品合照。
改变思维放大正面事
黎父三年前在新冠疫情高峰期间病逝。那段日子,黎定显丧父兼遭逢事业低潮,"当时真的很害怕,看到生意一直差,曾有一刻想过放弃,但有同事给我鼓励及支持,令我逐渐改变了思维,以正面去看每件事。没有一件事是负面的,从甚么角度去看,要将正面的事放大,把不好的事冚住来处理。"
疫情期间,员工愿意与公司共渡时艰,令黎定显很感动,"能共患难是很开心的事。他们不介意冻薪,更有人愿意减薪,我都有减薪。如今情况改善,便将他们应有的都给他们,现时每年都有加薪,虽然不多但也是一种心意。"
他续说:"疫情是低潮,也是一个很好机会,让我反省如何将公司改变。当时以出口为主,疫情时靠本地市场救回公司。"他特别点名感谢负责销售工作的同事KS,"那时我失去了爸爸。他便开始扶持我,就是他给了我一些新思维,渐渐让我看见有改变。"他不想父亲辛苦经营的公司败于其手,"我要再推高些,希望能达致企业化,令下一代接班人不用经歷我的事,以另一种方法将公司发扬光大。"
"屋企行先,公司行后。"黎定显认为家庭比工作更为重要,"我经常跟同事说,如果家中有甚么问题都不用问我,立即去处理,我一定会批准。若然家中小孩没人照顾便带来公司,我不介意,且喜欢热闹。我认为不可只顾着工作,离开公司后便不要再想公司的事情。这都是从爸爸身上所学。"他曾于加拿大读书,父亲为了把握相处时间便当"空中飞人"两地穿梭,"我们很珍惜相处的每一刻,家需要完整,他教我们一家人一定要团结,无论外面是怎样也好,三兄弟姊妹不可以吵架,要一起对外。"
老闆房内放有清朝遗留下来的木椅和茶桌,就连黎定显亦不敢使用这些具歷史价值的傢俬。
香港是根 坚守酱园
如今已为两子之父的黎定显亦很珍惜亲子时间,至于会否期望儿子成为第五代传人,黎定显认为儿子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儿子不肯接手,我便请个CEO回来,有一个团队会帮我处理,儿子可以在背后做Director,这已是最坏打算。"不过他相信两位儿子对酱油厂都有感情,"特别是长子,他与爷爷相处的时间较长,感情比较深厚。他经常说'爷爷的我要Keep',所以相信他会回来帮忙。"
拥有逾百年歷史的品珍酱园一直扎根在香港,黎定显谓:"太爷年代已经在此,只要一天能在香港做,我为何不在香港做呢?如果搬去其他地方便失去了这班同事,须知道这班同事对我来说是很重要,失去一个也不可。我知道酱油行业内,一间又一间不做,有些搬返内地,有些则没有新一代接手而结业。我想坚持到最后一刻!"
他坦言有一定压力,"我不需要大富大贵,最重要是家要齐,一定要在我的根继续发展,没甚么是做不到。我当压力是一种动力,承诺做好本分,尽量做一些好的产品出来,大家自然吃得出,起码明白我是用心去做这支豉油。"
酱油画艺术 百味杂陈
策展人张慧婷今年三月举办的《圆塱食志》城中艺游,找来不同媒介艺术家,以形式各异的艺术作品,切入多个与食物有关的场景,让五感细味箇中内涵。
其中《珍味传千里》导览及酱油版画体验,是由艺术家曹颖祺以豉油酱醋创作,为百味杂陈的品珍酱园留下印记。曹颖祺踏进酱园厂,走上斜路便嗅到酱油香味,又参考了品珍过往的广告宣传品,因此产生制作旗帜的念头,更藉这次机会接触黎定显,聆听他营运背后一些别具人情味的小故事。
黎定显亦对酱油艺术品感到很新鲜,"如果连我们也不支持,那香港便不会再有这些艺术家。我觉得很美、很得意、很创新。"
黎定显与版画艺术家曹颖祺合作《珍味传千里》导览及酱油版画体验,二人于曹制作的酱油旗帜下留影。
---------------------------------
撰文:梁乐欣
摄影:张恩伟
设计:林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