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
杜煥 x 陳庭章 光前裕後 瑞獸巡遊音樂表演
蓮花宮公園
大坑蓮花宮是一座法定古蹟,建於同治二年(1863),主要奉祀觀音菩薩,曾是大坑居民主要的祭祀場所,現今仍與舞火龍儀式關係密切。
蓮花宮的建築風格獨特。前殿建在平台上,由石柱支撐,而正殿則建在一塊巨石上,不過這塊巨石現在被外牆遮蔽,只能在廟內看到部分。傳說觀音菩薩曾在這塊巨石上顯聖,為了紀念這個奇蹟,村民於是立廟奉祀。
蓮花宮原本位於面海的山坡下,當遇到大潮,潮水便會湧到廟下,使蓮花宮彷彿置身於水中的蓮花。然而,隨著填海工程不斷,潮水已退,蓮花宮現在已經被周圍的建築物所環繞。
蓮花宮各處可見傳統的中式工藝,例如屋頂主脊上的石灣陶塑裝飾、木雕彩門、石雕祭台和銅鐘等。同時,蓮花宮的設計也融合了西式建築的元素。廟的正面設有小陽台和女兒牆,而廟門則開在左右兩側,有別與一般中式廟宇中央設門。
虎豹別墅建於1935年,為已故著名華僑商人胡文虎(「萬金油大王」)的故居。
別墅採用中式文藝復興或折衷主義的建築風格,可見西式建築的結構及佈局如門廊、窗台、壁爐,亦可見傳統中式裝飾如主樓的中式飛簷、月門、房脊上的「鴟吻」。此外,更有來自意大利的彩繪玻璃窗、緬甸風雕刻,體現多種文化。
除了主樓、私人花園、工人宿舍外,毗鄰的萬金油花園亦為胡文虎擁有。昔日華人可進入的公共休閑設施有限,胡文虎慷慨開放萬金油花園予公眾遊覽,因而成為熱門景點。園内的人物及場景雕塑生動地講述了佛教、道教和儒家的教義,其中最著名的景點是描繪了十八層地獄場景的大型牆壁雕塑,以宣揚因果報應的觀念,導人向善。
作為吸引中外旅客的景點,公共開放空間允許當地小販擺賣飲料、點心和紀念品(當然也少不了虎標萬金油)。一些小販攤位設置在花園、別墅和虎塔旁邊。儘管80年代末花園已停止開放,但虎塔仍在週末和公眾假期對遊客開放。
時至今天,萬金油花園部分已經被拆卸並重建成住宅,只有別墅得以保存下來,曾為活化項目,現時則可透過古物古蹟辦事處預約參與導賞服務。
在二十世紀初,聖公會香港教區在銅鑼灣為孤苦無依的婦女成立了晏氏棲留院。教會在大坑購地興建了一座小禮拜堂,供這些婦女和附近的教友祈禱聚會。因此,這座小禮拜堂被命名為聖馬利亞堂。
到了1930年代,聖公會決定進一步擴建堂舍,適逢教會本色化運動的興起,教堂以西式現代建築技術興建,設計佈局、裝飾等糅合中國古典建築元素,與虎豹別墅同屬中式文藝復興建築風格。
除宗教服務外,教堂經常舉辦藝術活動供教友和公眾參與,教會亦在聖誕時招待附近的露宿者和街童。聖馬利亞堂亦熱心推動區內教育,在戰後創辦幼稚園、小學和中學。
聖馬利亞堂在大坑社區紥根超過一百年,見證了社區的變遷和發展。2019年更被列爲一級歷史建築物。
大坑福德古廟建立年份不詳,廟內主要供奉的是土地的守護神,也就是我們常稱之為「土地公」的神明。土地祭壇常設於村口、路旁、樹下等位置,在各種廟宇、公司,甚至是家中,我們都可以見到「土地公」的蹤影。
相傳二戰期間,日軍從港島的東面登陸,一路沿著海岸向西推進,並在大坑設置機槍進行掃射。當時大坑的居民便在福德古廟旁邊的小坑中躲避。
基督君王小堂俗稱聖保祿修院,屬一級歷史建築,由天主教法國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建立。建築前身為怡和棉織漂染廠,1914年被女修會購入,並先後興建了修院、醫院、孤兒院、學校等,為銅鑼灣和大坑的居民提供服務。
小堂具古典復興建築風格,外圍可見科林斯柱式,正面的三角楣飾上有一尊手托地球的基督君王像,象徵著對世界的關愛;簷壁下面刻有拉丁語句:「REGEM REGUM VENITE ADOREMUS」,意思是「讓我們朝拜王中之王」。
建築平面呈拉丁十字形,中央交叉點組成穹頂,可容納千人,主祭壇由義大利雲石製成,正面刻有法國藝術家雕刻的《最後的晚餐》浮雕,周圍有彩色玻璃窗裝飾。這些特色展現了經典的西方建築和藝術風格。
早年畢拿山及渣甸山一帶的溪流向北,途經今虎豹別墅、浣紗街一帶,再流入銅鑼灣的海灣中,大坑因此大水坑而得名。
居民在河道附近洗衣,建造盛水缸、「番衣氹」小水池等,亦會在水中嬉戲。據說上游(即現今浣紗街)水流湍急、氹水深,曾經發生過戲水溺斃的悲劇;為了超度亡魂,居民便豎立了一塊刻有「南無阿彌陀佛」的石碑。
大部份水坑於1960年代轉為暗渠,蓄水池亦被填平。最後的明渠在2011年覆蓋並明渠開闢為「火龍徑」。
銅鑼灣天后廟為法定古蹟,確實的建廟年份已難以考證。根據70年代許舒博士的研究,建造天后廟的戴氏家族是客家人,最初居住在九龍蒲崗,經常渡海到銅鑼灣岸邊割草。後來,他們在附近發現一枚香爐狀的紅色石頭(一說是天后神像),於是集資修建廟宇。
天后廟是一座兩進式建築,兩側有偏殿,正殿供奉天后、包公和財神。前方的屋脊裝飾以雙龍戲珠為題,兩端可見博古和鰲魚。後進的屋脊為石灣陶塑,展現中國傳統戲曲的人物及場景。廟內的裝飾和對聯更罕有地運用了剪瓷工藝製作。此外,廟內許多石製用具和建築部件,如香爐、長桌等,皆由福建的石匠製作,是福州社團「三山馨社」在20世紀初所捐贈。儘管這些福建商人並不常駐大坑,但他們會定期參拜天后廟。
世界紅卍字會創始於中國山東,奉行五教(儒、釋、道、耶、回)合一的理念。
香港紅卍字會於1930年代成立,最初的會址位於中環,後來遷至大坑。大樓為中式文藝復興或折衷主義風格建築,集西方的建築方法、結構及中式的傳統裝飾於一身。大樓共有三層。地下樓層用作診症室和辦公室,二樓是會議室和奉祀同修祖先以及歸道同修的祀靈室,三樓供奉至聖先天老祖和五教教主,頂樓則建有一個小亭子。
除了宗教活動外,紅卍字會也致力於大量的慈善工作。自成立以來,他們一直提供醫療和藥物救助,並持續至今。在戰後初期,由於經費需求龐大,他們需要籌集資金,因此在1940年代末和1950年代初,在大坑的會址舉辦了物品販賣會,並得到了社會上許多人士的支持,其中包括周壽臣。
香港聖約翰救傷隊成立於1916年,初期並沒有設立正式的辦公室。直至1933年獲商人周文治慷慨捐助,並得到政府撥出大坑山坡地,遂興建了一座具古典及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的大樓。救護車則由著名商人胡文虎、胡文豹捐贈。1935年5月9日,總部大樓由港督貝璐爵士(Sir William Peel)主持揭幕,為紀念周文治的父親周雨亭,以「周雨亭樓」為名。該建築為當時區內最高的建築物之一。
大樓的最底層是長官和隊員的會所,二樓為大堂,並設有半圓形的正門。1949年在大堂中央安放了一塊紀念戰時殉職隊員的碑石。閣樓用作辦公室,頂層則用於教授課程。
1958年,聖約翰救傷隊新總部在麥當勞道2號落成,而此大樓則改為聖約翰救傷隊香港分區總部,並於1997年改為港島區總部。2011年,聖約翰救傷隊港島區總部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書館街 12 號原為晚清時期的建築「孔聖義學」,由大坑居民捐獻建造,是一所由著名華人社區領袖劉鑄伯所領導的「香港孔聖會」舉辦的免費學校。
校舍在日治時期不幸遭到嚴重破壞。戰後,該校得到區內居民的捐助重建。兩次捐獻的善長名單都刻在建築地面層主房間牆上的石碑上。
這些年來,書館街12號一直用於教學用途。1984年至1999年,學校改為孔聖會維多利亞英文小學,並於2007年至2010年間被用作東區文藝協進會東區兒童合唱團的辦公室。而現在則成為活化歷史建築計劃中的「大坑火龍文化館」,介紹大坑舞火龍的歷史及大坑客家村的演變。
大樓為現代式建築,立方狀,外牆呈白色,有平屋頂、鐵窗、裝飾用的鐵花欄杆,建築内部設計簡樸,切合現代主義著重實用性的風格。
在中日戰爭初期,日軍佔領了華南各地,許多難民逃到香港,暫居大坑。由於各種人物混雜其中,大坑地區治安惡化。為了應對混亂的局勢,居民們自發組成了一支名為「自衛團」的組織,他們派員每天守衛大坑的要道。自衛隊員皆是志願者,每月只收取一點點的茶水費用,經費則來自社區籌集和區內富商的捐助。
二戰後,由於警力不足,大坑地區的居民屢次遭受劫竊等犯罪行為的困擾。因此,居民向英國軍政府申請重新組織「自衛團」,並雇用武裝人員巡邏以維持治安。為了更好地統籌自衛團等地區事務,居民決定成立一個合法的社團,即「大坑坊眾福利會」。福利會不僅負責組織自衛團,還在大坑地區發生火災、風災、水災等災害時進行救援工作。此外,坊眾會還負責籌建大坑李陞小學及舉辦不同社區活動。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中秋節舉辦的舞火龍活動,大坑居民會在坊眾會共同製作火龍及排練。坊眾會會址內亦擺放了練習用的龍頭、舞火龍的歷史相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牌匾等。
香港早期的歐籍精英階層以社交、運動俱樂部與會所象徵社會地位及聲望,華人被拒之門外。部份富有的華商便仿傚西方上流人仕的會所,自行設立華人的「紳士俱樂部」。
1910年,何啟爵士籌建香港中華游樂會(簡稱中游會),1912年向政府申請撥地,並在同年三月完成興建,由時任港督盧嘉爵士主持開幕典禮。
中游會曾經歷兩次大型重建。一是戰後的重建及修葺工程,另一次是1978年的擴建工程,加添了停車場、兒童遊戲室、康樂大堂等設施。經歷110多年,中游會仍保留了自建會以來便種植的細葉榕,公眾可透過半月形外牆一窺這百年老樹。
皇仁書院內的童軍室約建於1898年,現已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原為皇后運動場的更衣室。
因校舍舊址缺乏運動場地,皇仁學生曾在皇后運動場進行康體活動。為方便學生更衣歇息,政府興建了該更衣室。1950 年,皇仁書院搬到前身為皇后運動場的銅鑼灣高士威道現址,更衣室亦成為校舍的一部分。建築用途幾經轉變,現為皇仁童軍活動室,存放獎杯、紮作材料、露營裝備等。據說童軍準備戶外烹飪活動時,都會到大坑的排檔購買食材。
童軍室主體由紅磚砌成,鑲有玻璃的圓拱門窗和雙筒雙瓦的金字頂都可見中西工藝合璧之美。長廊以水泥地磚鋪設成格子狀,經歷百年依然完好。
※ 童軍室位於校舍範圍內,未能開放予公眾參觀,敬請留意。到火龍徑從外圍也可以欣賞到局部建築特色。
大坑第二巷4號(現為THE SHOPHOUSE)是一幢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的戰前唐樓。建築外牆採用了「上海批盪」工藝,這種工藝使用混合碎石和水泥,使建築物看起來像是由石材建成的。「上海批盪」並非源自上海,常見於1920至1930年代的建築,融合了西方技術和東方特色。室內裝修也展現了1930年代的特色,保留了當時流行的彩色英泥地磚和水磨石地磚,天花板上還有裝飾性的花線。
這棟建築經歷多次轉手,曾經被用作住宅、車房和美容店等。2020年,藝術空間THE SHOPHOUSE進駐此地,將被塗上粉紅色油漆的外牆還原,展現了「上海批盪」的原貌。室內空間也盡量還原到當時的風貌,並定期舉辦各種展覽,展示來自各地藝術家的作品。此外,他們還開設了一家零售概念店Otherthings,提供不同的藝術品供人選購。
戰後香港人口急增,政府發出大量大排檔牌照,以滿足基層市民的就業和飲食需要。大坑擁有眾多街邊大排檔,它們守望大坑至今,每個都別具特色,如創立於1950年代的炳記茶檔。
炳記茶檔屬家族經營,屹立在大坑施弼街近70年,早期主要供應奶茶、多士、崩沙等中式糕點,其後才擴充菜單,加入各種排列組合的即食麵、咖啡等食品。
茶檔位於區內兩座唐樓之間,檔頂呈金字形,之上增建鐵皮頂蓋;檔身則主要使用了綠色鐵皮,又在外搭建了支架和雨篷,靈活運用空間。
除建築外,茶檔使用的器具也頗具年代特色,不論是沖泡奶茶的傳統茶袋、不銹鋼水壺、大水煲等;還是摺枱、膠凳、爐頭等簡易設備,都保留著傳統風味。
在1940至60年代為浣紗街最興盛的時期,擁有近100個攤販,售賣各種瓜菜、鹹雜、洋雜和生果等商品。然而到了1970年代,政府以固定小販檔逐漸取締流動小販,其中有些被迫遷至室內街市營業。浣紗街一度僅存約8個檔位,販售蔬果、五金、香燭製品等。
居民憶述許多街坊會在上班或上學前,都會光顧粥品檔或茶檔,享用粥和油條,或是喝上一杯香滑奶茶。還有一些攤販專賣牛雜和平價版的瑞士糖「發達糖」。此外,還有各種不同類型的攤檔市集,如魚檔、海味檔、菜檔、豬肉檔、牛肉檔、雞鴨檔等等,種類繁多。附近的皇仁書院童軍隊伍在準備戶外煮食活動時,也會到街市購買新鮮的蔬菜。
近年,政府首次大量發放小販牌照,大坑迎來不少新檔口,帶來醬料、布藝手作、書本等,延續大坑排檔的故事。
新村街30-31號是大坑街巷最古舊的建築之一,可追溯至1894年的土地紀錄,曾是客家籍聚居的「大坑村」(坊間又稱「大坑老圍」)的一部分。
建築屬典型的中式村屋結構,樓高一層,外牆由不規則花崗石塊築砌而成,牆身抹灰塗漆,頂部為客家式人字瓦頂,正面可見中式村屋常見的花崗石門框。
時至今日,建築由客家籍村民的居所改建為商鋪,但仍是大坑區內僅存的中式村屋建築之一,於2021年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印證了百多年前居民生活的面貌。
這幢唐樓樓高3層,外牆為「上海批盪」,現在成為一家名為Allure Customised Hair的髮廊,於2010年代開業。一樓是修髮區域,二樓是店主的私人音樂廳,擺放著他的唱片收藏,而三樓則作為住所。
它的獨特之處是內部沒有固定的間隔,而是開放給居民自行劃分。牆身保留了原有的麻石材質,並且運用紅磚對損壞的位置或以前的門窗進行修補(由於兩側已經建造了新的樓房,這些門窗已經不再使用)。
店主對音樂情有獨鍾,經常舉辦小型音樂會,與朋友分享音樂,因此成為音樂人的聚會場所,也成為大坑街坊的熱門去處。聖誕節期間,他還會邀請合唱團在店內唱聖詩,向大坑街坊帶來節日的喜悅。店內外的裝潢都按照店主對復古風格的喜好進行設計,使其成為大坑區內受歡迎的地點之一。
新村街16號據說由戰前唐樓翻新而成,建築樓高兩層,二樓建有幾呎闊的小騎樓,保留了原來的古舊木門,門釘、門環等都記載著歲月的痕跡。
現在這座建築已經轉變為一家名為SonneCAD的咖啡店,主要提供手沖咖啡和冷泡咖啡,同時也販售各地烘焙的咖啡豆。
在1960年代末,大坑附近還存在著一個木屋區(勵德邨附近的山林中仍有一些木屋區的遺跡),然而這些木屋區經常遭受火災、水災等問題。政府決心整頓這個地區的治安和衛生環境,於是在山坡上清拆了木屋區,並興建了公共住宅勵德邨,以供附近的村民遷入。
勵德邨以被譽爲「公屋之父」的鄔勵德(Michael Wright)命名。屋邨在1975年至1976年期間陸續落成,總共提供了2,600多個單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特色是邨內的勵潔樓和德全樓,它們採用了當時新穎且獨特的圓筒形設計。大樓的中央設有圓形大天井,加强了空間的空氣流通和自然採光。勵德邨的規劃旨在打造一個自給自足的小社區,邨內設有商店、銀行、診所、幼稚園等設施,設備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