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圓塱食誌

圓塱食誌
「圓塱」是元朗昔日的名字,在被簡化之前,意思是盤形的靠水低地。這片土地幅員廣闊,東臨錦田、八鄉,南達十八鄉、大棠,西至屏山、洪水橋,北面有橫洲、大生圍,是山丘處處的香港少有的平原,而且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陽光下作物豐收,相傳畋畋稻田曾經出產進貢皇帝的絲苗;族群在不同時間點在這裏落腳定居,煮出各處家鄉風味;隨着新市鎮發展,大馬路食肆林立,小市民花費無幾,就能大快朵頤 。

未來,魚米之鄉要演變成北部都會區的一塊,塵土飛揚之際,用藝術的感知踏查今天仍在這裏找到的食事,味道怎樣?

《圓塱食誌》的「六道主食」,由不同媒介的藝術家,以形式各異的藝術作品,切入多個與食物有關的場景,讓五感細味箇中內涵 。「主食」以外,還有從元朗市中心及小南亞,邊走邊吃到屏山及流浮山的「小食拼盤」,從劇場構作的角度,一步一景,發現地方風味。一路走來的藝文工作者更合編了「廚師推介」,請大家自行到訪品嚐多個精選食物「景點」。藝遊間,你可以寄出期間限定明信片,分甘同味,亦可在社交媒體分享,一同撰寫這篇食誌。

希望你在這趟旅程吃得充實,在豐厚的塱地,迴味我城。



六道主食藝術家:陳思光 | 陳庭章 | 曹穎祺 | 黎慧儀 | 鄧國騫 | 葉啟俊
小食拼盤資料搜集及整理:李浩生 *承蒙香港演藝學院允准參與實習計劃

大生圍 x 陳庭章:《苟簡之塘》

大生圍各處

請尊重居民生活空間,避免打擾,並帶走個人垃圾。
Google地圖

大生圍的魚塘上,穹蒼沒有高樓阻擋。本來種鹹水稻的岸,要經過幾多代,才能成為淡水烏頭的塘?從種米種菜養魚養鴨,到今天給候鳥補給的生態保護區,大生圍一直是居民守護着的家園。當地產價格遠遠超過一尾魚,魚塘天水相連,背後有確固不拔的往事。

聲音藝術家陳庭章以聲音導航,讓耳朵眼睛鼻子舌尖,品嚐這片天地為魚、為鳥、為人帶來的力量。
 

作曲家陳庭章從事聲音藝術,愛好攝影。他用音樂和聲音創作表達對天和地的讚歎,思考人類如何與萬物共生。他最感恩天地帶來伯爵茶和桂花魚。桂花魚盛載着他和父親的回憶:蒸桂花魚,一両一分鐘,簡單和美。他希望這些食物,給予人力量走得更遠。

www.timtcchan.com

Seeds Lab x 黎慧儀:《屋企有塊小稻田》

石崗清潭路

主流社會說農業式微,Seeds Lab 創辦人在最好的年華走到田裏,粒粒皆辛苦,溫柔堅定地,耕種可持續的自給自足。現在,他們播種實驗:小魔怪赤腳在泥巴中踏踏玩玩,水田就為下一造稻米作好準備;看過青苗長成金黃的穀,我們學會食物的源頭不是超市,而是土地。

又是農夫、又是藝術家的黎慧儀帶參加者到田邊觀望,從雞公嶺下找養份,播一片穿透城市的米田。
 

黎慧儀英文名字叫Monti,解作山,卻甚少行山,因經常宅在田裏忙於觀看動植物的一舉一動,常只看,不耕,故被村裡人戲稱為「望田」。潛伏於稻田轉眼快十年,田邊觀望,寓耕於藝,是一場修練。

品珍醬園 x 曹穎褀:《珍味傳千里》

洪水橋丹桂村路362號

進口的量產醬料幾元一瓶,難得還有本地釀造。125年來,品珍醬園堅守傳統工藝,古法天然生曬,至今仍是百份百本地生產。「品」和「珍」兩個字,醞含時代,也有人情:從前醬園都以「珍」為字號,在吃得簡樸的日子,一滴醬油已是珍味;品珍由三位朋友合伙,所以有三個「口」。第四代老闆黎先生記得小時候在冷卻槽中游泳、廠長跟他爸爸並肩打拼、大伙兒每天一起吃飯⋯⋯

版畫藝術家曹穎褀以豉油醬醋創作,為百味陳雜的醬園留下印記。
 

曹穎褀喜歡步驟與工序,看似沉悶重覆的版畫創作,其實就是在不斷變化中的物料尋找穩定,保持作品的一致。在醬油廠被吸引的,除了醬油香,還有在工廠裡盡力保持味道的人們。

www.chowingki.com

比比書屋 x 陳思光:《總有一罌喺屋企》

錦田大江埔村67號
Google地圖

沿田間小路,走進比比書屋,義工徐徐地親切款待:熱茶、涼果、雪花酥,都是老闆娘的心頭好。兩位退休社工創立了這個讓人放下煩囂的空間,訪客可以在書叢田野間慢活一天,看看貓狗,聽聽蟲鳥,跟萍水相逢的人聊天,體會另一種生活。

陶瓷藝術家陳思光為這個讓人細味生活的空間,製作了一批形狀獨特的陶器,請訪客一小口一小口,品嚐變化微妙的地方風味。
 

陳思光是陶泥實驗者,經常從食物文化和煮食過程中,取得陶藝創作的靈感。他的背景涉獵廣闊,包括數學、歌唱和精算,為他的陶藝帶來了獨特的角度。在展覽B(read) ,他混合烘焙和製陶,而在《邂逅!老房子》中,陶瓷加入了傳統鹽焗煮法。近期展覽《家・釀》糅合了釀酒與泥塑,在陶藝作品中融入發酵和酒文化。透過創新的手法,他示範在傳統形式以外,陶瓷的無限可能。

www.seekwong.hk/ IG seekwong

香港非洲人協會 x 葉啟俊 :《小鄉有大洲》

1. 一間・青年館(錦田路119A地下)
2. 香港非洲人協會(橫台山羅屋村)
Google地圖

近在咫尺,原來元朗有個小非洲,離鄉別井的異鄉人,大多來自源遠流長的伊博族。第一次捏一團 semo 醮伊古司湯汁,餐桌上聽聞他鄉的寶貝作物,究竟是芋是薯?對一整片非洲大陸,我們的認知怎麼會如此蒼白?

在香港非洲人協會穿針引線之下,媒體藝術家葉啟俊嘗試一道又一道的他鄉菜,反芻族群和流徒,為那麼遠這麼近的交流搭建橋樑。

葉啟俊,垃圾肚,勇於放各種食物入口,係個即使幾忙都一定會記得食嘢嘅人。28歲前零烹飪,連切薑煮公仔麵都唔識。佢以前嘅藝術計劃,都有整過吓茶粿、擂茶、紫礦啫喱,同釀客家黃酒。喺《圓塱食誌》前,佢係唔知元朗有個小非洲,而食過嘅非洲菜十隻手指數得晒。

https://yipkaichuns.com

一間・青年館 x 鄧國騫:《走神》

錦田路119A地下
Google地圖

一間・青年館曾經是區內老一輩小時候上學的錦光幼稚園,後來成為尼泊爾社群的教會。八年前,教會與非牟利機構青年全球網絡合作,希望空間可以用來回饋社區,於是翻新而成的黃色小屋,現在逢星期日供教會聚會,其餘日子是青年中心及社區空間,門戶向所有人打開。

家住圍村的混合媒界藝術家鄧國騫,近年也常打開大門,邀請五湖四海的朋友到自己家中相聚。這一回,這位錦田街坊在家的毗鄰,設下回應場域的互動裝置,同時又邀請訪客登堂入室,觀照「聚餐」的現世意味。
 

鄧國騫在錦田圍村長大,自小寡言養成以感官進行情感記憶的收集,及作為認知世界的渠道。自2008年中大藝術系畢業後,一直沉浸在創作的氛圍中叩問生活與藝術。至2019年成立空間「一九八三」,凝聚及承載了許多人與人交流及對話的時刻。食物往往作為這些活動的中介,串連人們的情景,總讓他想起無數影視作品裡,生活支離破碎的人們因劫難與生存而共桌的飯局,我們因何走在一起?

www.tangkwokhin.com

為了讓您有最佳的瀏覽經驗,本網站使用了cookies小型文字檔案。這些檔案可能來自Google Analytics和Facebook。您瀏覽本網站,表示您同意使用這些檔案。